首页 > 疾病分类 > 肛肠科

专家推荐


就诊指南

出诊时间 就诊流程 网上预约
乘车路线 专家推荐 停车须知

就诊指南

症状表现

腹泻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正常人每日大约有9L液体进入胃肠道,通过肠道对水分的吸收,最终粪便中水分仅约100~200ml。若进入结肠的液体量超过结肠的吸收能力或(和)结肠的吸收容量减少,就会导致粪便中水分排出量增加,便产生腹泻。临床上按病程长短,将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大多系感染引起。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发病原因更为复杂,可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所致。

临床表现

1.急性腹泻

起病急,病程在2~3周之内,可分为水样泻和痢疾样泻,前者粪便不含血或脓,可不伴里急后重,腹痛较轻;后者有脓血便,常伴里急后重和腹部绞痛。感染性腹泻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小肠感染常为水样泻,大肠感染常含血性便。

2.慢性腹泻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排便在3次以上,便稀或不成形,粪便含水量大于85%,有时伴黏液、脓血,持续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病变位于直肠和(或)乙状结肠的患者多有里急后重,每次排便量少,有时只排出少量气体和黏液,粉色较深,多呈黏冻状,可混血液,腹部不适位于腹部两侧或下腹。小肠病变引起腹泻的特点是腹部不适多位于脐周,并于餐后或便前加剧,无里急后重,粪便不成形,可成液状,色较淡,量较多。慢性胰腺炎和小肠吸收不良者,粪便中可见油滴,多泡沫,含食物残渣,有恶臭。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病引起的腹泻,粪便常带脓血。肠易激综合征和肠结核常有腹泻和便秘交替现象。因病因不同可伴有腹痛、发热、消瘦、腹部包块等症状。

病因病机

1.急性腹泻

(1)感染 包括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肠道感染。

(2)中毒 食物中毒如进食未煮熟的扁豆、毒蕈中毒、河豚中毒,重金属中毒,农药中毒等。

(3)药物 泻药、胆碱能药物、洋地黄类药物等。

(4)其他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急性坏死性肠炎、食物过敏等。

2.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病因比急性的更复杂,肠黏膜本身病变、小肠内细菌繁殖过多、肠道运输功能缺陷、消化能力不足、肠运动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疾病和肠道外肿瘤均有可能导致慢性腹泻的发生。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腹泻可以通过推拿,能够起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节人体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若是寒湿较重引起的腹泻伴有腹部疼痛,得温则缓等症状,可以使用艾灸,能够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寒除湿及预防保健,防病治病的目的。配合中药治疗,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预防调摄

1、注意饮用水卫生,饮用水煮沸后才能饮用。煮沸后可以杀死病原微生物。

2、注重食品卫生,食物应注意生熟分离,以避免交叉污染,其余的食物应立即贮藏在冰箱中,贮藏时间不能太长。使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尽量不要使用容易导致病原菌的食品,如贝壳蟹等水产品。

3、注意手部卫生,饭前和饭后要洗手。




在线预约 来院路线 返回顶部

(通话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
免费为您接通深圳九味门诊部咨询热线

专家预约

微信服务号预约